环保行为促进研究:基于个体与集体层面的拓展平行反应模型

 

标题:Promoting Behaviors to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Using the Extended Parallel Process Model at the Personal and Collective Level in China

 

作者:

Xin Ma(马里兰大学)

Yin Yang(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

Liang Chen*(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期刊: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该期刊由国际传播学会(ICA)发行,SSCI Q22021年影响因子为3.389。该期刊着眼于传播、媒体、社会和环境问题之间的诸多交叉性议题,包括但不限于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可持续性、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水、环境健康、粮食和农业、能源以及新兴技术,并鼓励研究弥合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差距。)

 

在线发表日期:202331

 

 

研究概要

 

气候变化是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界向全世界的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提出了不同的适应和缓解方案。

 

近期发布的一项政府报告提出,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碳峰值,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些目标得到了媒体的广泛报道,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参与到了气候变化相关议题(例如节能减排)的探讨中,并且转变了对气候变化相关议题的认知、态度与行为。

 

然而,一些针对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理解的研究发现,受到经济观点、阴谋论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国人仍然对气候变化持怀疑和消极的态度。因此,如何设计准确、翔实和有说服力的信息以提高公众对于气候变化议题的意识和参与成为了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拓展平行反应模型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提供了思路,该理论解释了在何种情境下,通过何种机制下,具有威胁和效能的说服性信息能够发挥作用。在气候变化领域,不少研究者已证实了具有威胁性的信息能够对不同人群的气候变化适应意愿产生影响。然而,气候变化不光是个体需要关注的现象,也是一个集体事件,需要集体努力来缓解它。因此,议题需要在社会或集体层面上产生威胁的效果。

 

此外,过往的研究还发现个体对于气候变化产生原因的差异也会影响到相关议题参与意愿,换言之,个体对于是否相信气候变化已经发生以及是否同意气候变化是由人类引起的判断将会影响自身采取相应行为。如果公众不同意气候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以及是由人类造成的,他们就不太可能采取行动来缓解气候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呼吁采取这种行动的威胁性信息可能与上述公众成员的认知理解不一致,最终可能导致威胁性信息不奏效,甚至产生防御性反应,如否认、防御性回避。

 

基于上述讨论,本文提出两个研究问题。研究问题1:在个人和集体层面上描述威胁和效能的信息是如何相互影响参与者个体的缓解意向?研究问题2:在个人和集体层面上,气候变化信念和描述威胁和效能的信息是如何相互影响参与者的个人减排意向的?

 

研究在微信上采用滚雪球的抽样方法,招募18岁以上的中国公民(M=28.79SD=9.96)。在202111日至5日间,共有421名中国公民参与了该研究。所有参与者被随机分为四组,四个组别对应四个威胁性事件。这些威胁性事件由两个因素组成,每个因素都有两个级别:威胁(社会和个人)和效能(集体和个人)。最后,研究进行了一个后测,以衡量参与者采取个人气候变化减缓行动的意向。结果显示,威胁、效能和气候变化信念对个人缓解意图有显著的主要影响。此外,无论参与者的气候变化信念水平如何,对气候变化感知到高个人威胁和高集体效能的个人均具有最高的节能减排行为意向(如下图

 

 

该研究具有两点理论贡献。首先,这项研究是最早系统地从展平行反应模型视角测试气候变化议题中的个人与集体威胁/效能如何影响个人参与保护环境意愿的研究之一,极大地推进了拓展平行反应模型的发展。其次,之前的文献主要在西方国家的农民中研究了这种关联,而本研究揭示了气候变化信念对中国个人减排意向的直接影响。

 

在实践贡献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为中国人设计的气候变化相关信息,应该包括个人威胁和集体效能两个元素,以加强减少能源使用的意向。此外,文字和视觉元素的结合可能会影响(加强或破坏)信息对促进中国人的减排意向的说服力。同时,气候变化信念与威胁或效能类型之间的非显著交互效应表明,为具有不同气候变化信的人针对性设计信息可能是无效的。

 

这项研究有几个局限性。首先,和其他许多拓展平行反应模型研究一样,本研究只考察了一般威胁和效能对中国人减少个人能源使用意向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对易感性、严重性、反应效能和自我效能的个别成分进行详细的检查来产生更多的洞察力。第二,这项实验研究测试了参与者的行为意向而不是他们的实际行为。尽管人们的行为意向和他们的实际行为之间存在关联,但当意向转化为行为时,可能出现的潜在差距也不能被忽视。第三,这项研究中只关注了危险控制。由于任何种类的说服性信息都可能引发防御性回避,未来的研究还应该考虑到恐惧控制过程作为一个结果变量。第四,社会文化因素似乎对中国人对气候变化的看法和后续行为有影响。此外,本研究没有测量参与者在阅读信息后的恐惧感。虽然这超出了研究范围,也被大多数拓展平行反应模型研究所忽视,但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评估参与者的情绪反应进一步推动理论发展。最后,由于非概率样本不具有全国代表性,研究结果需要审慎地推广到中国各地。未来的研究应该用更有代表性的样本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上测试拓展平行反应模型。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0/17524032.2023.2181134

 

 

编译:韩槐志

审核:吴习溱

首页    最新成果    环保行为促进研究:基于个体与集体层面的拓展平行反应模型